近日,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石河子市金草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南疆棉區完成“科技賦能助力棉田豐收‘百會萬人下基層—科技之夏’”技術服務系列活動。通過“專家授課+田間實操+成果展示”模式,該活動累計覆蓋數十名核心種植大戶及數百戶棉農家庭,線上直播吸引數萬人次參與。
活動聚焦南疆棉區“水資源短缺”“鹽堿地制約”“小農戶分散經營”三大痛點,在庫爾勒、阿克蘇、喀什等重點棉區推廣“咸水改良與耐鹽品種協同應用技術”“干播濕出節水技術”“一膜六行三帶種植+智能蟲情監測+全程機械化技術”等五項核心技術。據活動成效數據顯示,此次推廣的核心技術已覆蓋大面積棉田,通過提升單產和優化成本,直接帶動參培棉農農田增收顯著。在產業升級方面,活動推動成立棉農合作社,整合分散土地資源,規模化經營率顯著提高;智能灌溉設備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實現節水增效,為南疆干旱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次活動通過多場專題研討會、為期一周的多個田間參觀點實地指導,搭建起“專家-企業-棉農”協同創新平臺。學會專家聯合科研機構和公司針對不同棉區特點定制技術方案,如輪臺縣推廣“統一品種、農機、水肥、植?!彼慕y一管理模式,阿瓦提縣提出“生育期分階段水肥方案”,有效破解了分散地塊管理難題。此外,通過抖音話題、田間成果展板等多渠道宣傳,累計培訓眾多棉農,線上直播場均觀看量達數萬人次,形成“技術研發-田間驗證-推廣應用”的閉環體系。
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專家們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跟蹤棉田生產數據,擴大技術輻射范圍,推動“棉田高產技術模式”標準化、產業化,為南疆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責任編輯:蘇比努爾·吐爾地
新疆土壤與肥料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