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少年兒童從小養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習慣,5月9日下午,克拉瑪依區勝利路街道紅山社區黨委聯合克拉瑪依區第六小學開展“我愛科學系列活動”,參觀紅山社區石油科普文化陣地,80余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活動。科普志愿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首先向同學們介紹準噶爾盆地地理地貌:獨山子大峽谷的形成和獨山子泥火山的科學價值,特別講解了奇幻的雅丹地貌,蘊藏著“珍寶”——這里有國內最大的油砂山,有世界罕見、品質優...
近日,克拉瑪依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40余名干部職工參觀了紅山社區石油科普文化陣地。參觀第一部分準噶爾盆地地理地貌科普長廊,詳細了解獨山子大峽谷、獨山子泥火山、克拉瑪依黑油山、烏爾禾“雅丹”地貌,大家都紛紛感嘆其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埋藏地下的石油受壓力影響,沿巖石裂縫不斷向地表滲出,結成一群瀝青丘。這樣的外溢最早出現在兩億年前,外溢的石油是非常珍貴的低凝油。參觀第二...
為了進一步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增強轄區居民的防災減災、安全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5月6日,克拉瑪依區勝利路街道紅山社區開展了“5·12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活動。社區科普宣傳員為居民講解了防災避災知識,以及如何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減災應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等相關知識以及在地震、火災、雷電等自然和人為災害發生時,采取的不同的防御方法和自救方法。同時,引用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大家了解防火的重要...
4月23日,克拉瑪依區迎賓街道金色嘉苑社區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舉辦了“建書香金色 做健康市民”為主題的春季文化系列活動,活動有100余名閱讀愛好者參加。活動現場,金色嘉苑趙心怡說:“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之樂樂無窮!今年,克拉瑪依創建“詩詞示范市”是克拉瑪依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文化潤疆工作的重要載體,提升克拉瑪依市文化軟實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金色嘉苑以‘建書香金色’為...
?4月23日下午,“克拉瑪依石油科普節”系列活動——石油科普精品課程展示暨推介會在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音美樓階梯教室舉行。參加“第十二屆自治區青少年科技節”的自治區科協、各地州市科協主席、教育局分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領導、部分中小學校校長、青少年科技輔導員,以及克拉瑪依各校領導、科技老師、市、區教育局相關領導,共計150余人參加。在本次推介會上,自治區科協、市科協、克拉瑪依區領導為3所克拉瑪依石油科普品...
正值全市上下熱烈慶祝“第十二屆自治區青少年科技節”隆重舉行之際,克拉瑪依迎來了自己特有的節日——“克拉瑪依石油科普節”。4月21日晚九點整,“克拉瑪依石油科普節”啟動儀式暨文藝演出在克拉瑪依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小劇場隆重開幕。舉辦以“探尋石油夢、感受石油魂”為主題的石油科普節,旨在弘揚偉大石油精神,增強油城人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提升克拉瑪依在全國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疆內外朋友到克拉瑪依建功立業。節日啟動...
4月11日,克拉瑪依區科協聯合區反邪教協會、區公安分局在小拐鄉和諧村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進鄉村”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克拉瑪依區政法委、區公安分局相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活動中,民警播放反邪教典型案例宣傳視頻,發動群眾關注“中國反邪教”公眾號,并參與中國反邪教·網上簽名活動“對邪教說不”簽名,提醒廣大群眾謹慎使用網絡和通訊設備,切實做到不點擊不明鏈接、不相信不明信息、不參與網絡違法活動,從源頭...
為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使居民群眾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和逃生路徑,提高公共突發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3月30日,天山路街道城西古北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邀請克拉瑪依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為居民、轄區個體工商戶開展防震減災知識講座。授課結合工作中的現實案例,給居民群眾講解了有關地震時應急措施、震后自救互救技能等相關知識。同時,現場進行防震逃生演練,讓現場的學員們通過實踐,親身體會應急避震...
3月31日,克拉瑪依區科協舉辦紅山社區石油科普文化陣地對外開放啟動儀式,市科協、區委常委、區科協、勝利街道、紅山社區、勘探研究院的負責人,以及石油科普專家等2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克拉瑪依是世界上唯一用石油命名的城市,也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城市,石油是這個城市的根,石油精神是這個城市的魂。啟動儀式上,市科協負責人說:“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基礎工程,做好科普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市...
為方便居民在外就醫,提高轄區居民對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政策的知曉率,加大異地就醫備案政策宣傳力度,3月30日下午,天山路街道油南紅光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了一場異地就醫備案政策的解讀宣講活動。油南紅光社區科普志愿者服務隊,特邀克拉瑪依區政務服務中心老師孫澤雯為各位居民詳細講解了不同類型異地就醫備案的備案方式、所需資料等,針對廣大居民關心的異地備案登記、就醫、報銷等問題,宣講員熱情地為居民答疑解惑。科...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