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林果業管理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拜城縣科協圍繞特色林果業發展技術需求,邀請相關專家給各鄉鎮分管領導、林管站技術員、村“兩委”干部、合作社技術人員和種植戶等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同時,選派專業技術人員赴各鄉鎮開展果樹冬季管護工作,為來年林果業提質增效打好基礎。“這個杏樹大家看一下,樹形特別亂,肯定從種下去到現在沒怎么認真剪過枝……”在拜城縣亞吐爾鄉伊希塔其村,一場冬季果樹剪枝技術培訓正在進行。...
1月5日上午,輪臺縣科協聯合縣消防大隊在野云溝鄉野云溝村科普館開展了“科技之冬”消防安全主題科普宣傳活動。村干部及本村農牧民群眾共3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活動中,消防科普員通過講解近年發生的火災造成家庭悲劇的案例、消防基本知識、居家火災隱患排查、電動自行車火災預防等內容,讓村民更深入了解了火災的危害性;隨后大家有序走進科普館,參觀了消防主題體驗功能區。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了VR疏散逃生、虛擬滅火設施等體驗項...
1月3日,尉犁縣科協聯合縣林草局在團結鎮東海子村科普館開展香梨果樹的專場管理培訓和科普宣傳活動。果品是農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出現了香梨果園管理粗放、樹齡老化,經濟效益低下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果農的積極性。科技志愿者結合當地實際問題,通過現場講解和操作示范相結合的方式,詳細講解了果園“兩減一增”、低效老果園“雙贏”更新復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枝、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同時,針對果園管理中...
1月2—4日,焉耆縣政協十六屆二次會議召開,縣政協委員、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郭景銳做了《通過三個嵌入促使鄉村科普館成為鄉村振興教育新陣地》的大會交流發言并將鄉村科普館建設列入會議提案中。會議強調,科普場館建設是面向公眾進行科普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基礎設施,廣大政協委員要持續關注全縣科普場館建設情況,廣泛參與,不僅要發揮自身優勢,更要履行委員職責,圍繞“推進科普場館建設”開展調研,綜合運用提案、社情民...
2022年1月3日,烏蘭尕扎爾村科普館迎來了今年首批小參觀者——和靜縣第六小學的學生們。烏蘭尕扎爾村科普館全方位地向同學們展示了人與健康、公共安全、智慧生活、科學認識、生態環保、地方特色等六大領域的內容。主要以“知識改變命運”為主題,運用視頻、圖片、文字、展具、VR體驗等最直接的方式向同學們普及科普知識,使學生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科普服務,感知科技魅力。和靜縣第六小學學生熱孜宛古麗激動地說:“今天算是長...
12月31日,輪臺縣科協聯合縣應急管理局、消防大隊在紅橋三號橋開展“科技之冬”消防安全科普宣傳暨應急演練活動。縣各相關部門及企業職工代表共4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首先科普講解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普及了電氣起火、違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煙、自燃等引起的火災事故,以及各種滅火方法和先進科學的消防器材操作使用方法,要求參加演練企業職工按照操作示范進行實際操作,提升參與演練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消防應急...
入冬以來,新和縣“科技之冬”各類培訓相繼開始,新和縣從提升農牧民科學素質入手,多渠道、多形式對群眾進行宣傳、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養殖、種植技能。新和縣科協積極與農口系統協調,充分發揮農業技術專家人才優勢,由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相關部門技術骨干組建農業科技服務隊,圍繞畜牧養殖技術、滴灌小麥栽培管理技術、冬小麥“干播濕出”技術要點等,采取“課堂理論+田間實踐”培訓的方式,廣泛開展實用技...
今年以來,新和縣通過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全力以赴穩就業,堅持把促進農村“4050”勞動力就業作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抓手,通過發展畜禽養殖、開辦便民連鎖店、創建創業園區等方式帶動就業,大力推行“托老”“托幼”“托養”“托管”的“四托工作法”,多措并舉,促進勞動力穩崗就業,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后顧之憂。新和縣按照“摸底一批、培訓一批、評價一批、就業一批”的工作要求,抓住“今冬明春”,結合“科技之冬...
2022年1月3日下午,克拉瑪依市第七中學30余名學生代表在王燕老師、盧鋒老師、劉暢的老師帶領下,跟隨研究院的牟立偉老師來到克拉瑪依市勘探研究開發院地質館進行參觀學習,拓展石油科普知識,加深對克拉瑪依市歷史文化的了解。克拉瑪依市勘探開發研究地質館擁有眾多珍貴的物品,諸如化石、地圖、礦物質巖石、采油過程等歷史文化結晶。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勘探研究開發院的工作人員作為解說員。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