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克拉瑪依區昆侖路街道南湖社區科技志愿服務隊組織新加入的反邪教會員開展反邪教能力提升科普培訓。此次培訓旨在進一步發揮基層反邪教協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群眾對邪教罪惡本質的認識,加強自覺抵御侵蝕的能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轄區環境。科普志愿者向會員們講解有關反邪教方面的知識,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邪教對社會、家庭和個人的危害,如何運用科學知識反駁和自覺抵御邪教的傳播,堅決做到不聽、不...
3月28日,克拉瑪依區科協副主席何星、石油科普專家王嶼濤、中國石油大學科技部主任趙仁保、市教研所教研員王秀梅、區教育局教學研究辦公室教研員楊生軍等諸多專家受克拉瑪依市第七中學邀請,走進第七中學初一學部星和家房,與學生們一起聆聽了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秦夢華老師講授的石油科普課程。此次授課作為“石油科普進校園”系列課程的第二次試講,秦夢華老師圍繞石油的船運、管道輸送和車運三種運輸方式展開。其中,秦老師...
3月24日,匯福社區組織轄區居民“世界水日”科普知識講座,有16名社區居民參加了講座?;顒又?,社區科普志愿者馮建老師詳細講解了日常生活節水的小常識、小竅門,節約用水的意義和重要性,并號召居民們從自身做起,節約用水。居民們也爭先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節水“金點子”,居民參與積極性高漲,互動十分熱烈。同時,社區還向居民發放了關于節約用水的各類宣傳單、宣傳圖書,便于大家學習。居民們紛紛表示: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
3月22日,克拉瑪依區古南社區迎來了這樣一批至善社工,他們給老人分發艾滋病宣傳手冊,大屏幕上還展示著“關愛老人,預防艾滋病”的科普幻燈片。這是克拉瑪依區科協聯合古南社區開展的老年人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講座現場。古南社區中老年居民占比達到52.6%,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老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程度也隨之提高?;顒蝇F場吸引了38名居民參加,發放了艾滋病宣傳資料50余份?;顒有麄髁死夏耆私】当=≈R、艾滋病基本知...
3月3日至11日,由區科協專職副主席帶隊、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基層科普現狀調研工作。調研組先后到紅山社區、古南社區、苑泉社區、祥和園社區、小拐村、九公里社區、南林幼兒園等22個調研點,詳細了解了每個調研點科普活動開展情況,實地考察了各類科普基地管理運作模式,科普書屋、科普e站、科普人才隊伍等科普項目建設情況。社區科普負責人介紹科普基地基本概況、建設模式、運作管理等情況,并詳細匯...
3月8日,在克拉瑪依區科協的引導下,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秦夢華老師受邀到克拉瑪依市第七中學初一學部折桂家房進行“石油科普進校園”相關課程講課。課程伊始,秦老師播放《地殼運動·大陸形成過程》的視頻,引起同學們興趣的同時,分別從地理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為同學們詳細地介紹山脈的形成,并以克拉瑪依本地案例“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為石油的由來的講解做好鋪墊。秦老師講解到,石油來自于古代有機物的演變,...
2月24日,克拉瑪依區小拐鄉小拐村農牧民夜校舉辦了以“鞏固提升農牧民整體科學素質”為主題的科普知識講座,共有33人農牧民參加??死斠绤^科協常務委員、小拐鄉人大主席團副主席李軍進行了主講。李軍表示,鄉村振興發展離不開我們農牧民,科學素質是發展的重要文化基礎和底蘊,只有相信科學,崇尚科學,才能為鄉村振興蓬勃發展加持源動力。接下來,他通過身邊人、身邊事,結合這幾年鄉村的變化,從四個方面生動地向農牧民講解...
2月15日下午,克拉瑪依區科協在古南社區,組織開展了喜迎元宵節主題活動,小學生和家長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共同體驗傳統習俗帶來的快樂。活動開始,科技志愿者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元宵節的民俗文化,鼓勵孩子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知道的與元宵有關的民風民俗、古詩詞以及故事傳說。在孩子們歡快的笑聲中,科技志愿者開始分發材料包,講解燈籠的制作步驟。拿到材料包的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打開材料包跟著家長一起研究起...
近日,克拉瑪依區科協收到中國科協辦公廳頒發的“優秀組織單位證書”.這是克拉瑪依區科協2021年度被自治區科協評為信息報送優秀單位、“永遠跟黨走”科普中國“云游”紅色教育基地活動優秀組織單位之后,再次獲得的最高榮譽??死斠绤^科協將會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厲、銳意進取,發揮好模范表率作用,繼續把全區科普工作做實做好,持續推動克拉瑪依區科普工作再上新臺階。責任編輯:曹琳哲克拉瑪依區科協 傅斌 供
2022年1月27日下午,區科協聯合古南社區組織轄區中小學生40余名來到克拉瑪依市科技館開展了“走進科技館 感受科技力量”參觀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學生們了解科學奧秘,進一步開闊視野,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技術帶給人們生活的變化,激發孩子們愛祖國、愛科學的情感。據講解員介紹,克拉瑪依市科技館是一座外形酷似石油油藏地質構造的建筑,是一座突出克拉瑪依市石油特色的科技、文化、城市發展規劃的綜合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